CNNIC:目前中國IPv6地址總量位居全球第5 |
發(fā)布時間: 2012/6/19 17:30:53 |
今日IPv6在全球范圍內正式啟動,這意味著歷經多年研究、試驗、普及等準備階段的IPv6步入了實施運作的新階段。作為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的管理和服務機構,CNNIC在今日的中國IP地址分配聯盟峰會上介紹,目前中國大陸IPv6地址總量為9413塊/32,位于巴西、美國、日本、德國之后排在第五位。
根據CNNIC報告顯示,截至2011年12月底,中國網民規(guī)模達到5.13億,互聯網普及率38.3%,而分配到中國的IPv4地址數量僅為3.3億個,平均不足每個網民一個,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全球IPv4地址數量共43億,且已到了枯竭邊緣。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調研報告更為具體:未來5年,中國移動互聯網IP地址需求量為10億,物聯網需求量為100億,固定互聯網為5億,IP地址需求總量高達345億,現有IPv4地址已遠遠不能滿足網絡的發(fā)展,IPv6的發(fā)展已經迫在眉睫。 理論上說,IPv6地址數量總數為2的128次方,幾乎可以為地球上每粒沙子分配幾十萬個地址,而海量的地址是未來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等應用深入發(fā)展的基礎,在技術上,也有著減少網絡管理成本、提升傳輸效率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優(yōu)勢。 盡管如此,IPv6在中國發(fā)展也并非一帆風順, 在涉及網絡改造及升級等環(huán)節(jié)仍有不少阻礙,科技委常務副主任韋樂平此前曾公開表示,目前我國IPv6推進速度過慢,不利于下一代互聯網發(fā)展。 在骨干網建設方面,三大運營都參與到了 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的建設中,中移動去年正式啟動IPv6試點;中聯通預計在2013年進行300萬用戶IPv6規(guī)模性試商用;電信則早在2002年就建立了實驗網。 2012年3月,《關于下一代互聯網“十二五”發(fā)展建議的意見》出臺,其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IPv6發(fā)展的重點目標和任務,即在2013年年底前,將開展IPv6網絡小規(guī)模商用試點,形成成熟的商業(yè)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,2014年至2015年,實現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5%以上,推動實現三網融合,IPv6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2500萬,實現IPv4和IPv6主流業(yè)務互通。這一意見,被外界普遍認為是下一階段IPv6的路線圖和時間表”。 此外,在此次IP聯盟峰會上,由CNNIC發(fā)起的IPv6開放交換和應用驗證中心正式宣布成立,旨在提供免費的IPv6試驗性接入、應用驗證環(huán)境以及IPv6技術咨詢與培訓服務。 本文出自:億恩科技【www.cmtents.com】 |